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食王传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九二章 徐国绪烫伤 (2/2)

第四九二章 徐国绪烫伤 (2/2)

文/小灰雀
食王传 | 本章字数:563.03万字 | | 食王传txt下载 | 食王传手机阅读
中,如果被热油滴溅起烫了,只要没破皮,可以用麻油涂抹,三四天就消得差不多了)。

得亏徐国绪的反应也是不慢,一感觉到通就赶快的抽回了手,也是这太阳灶的聚光效果不是那么精确,这两点,算是徐国绪保住了他的手的原因,皮没脱,也没焦,就是红彤彤的,被王况笑为“红烧豚手”。这样的伤势,没个十天八天的是好不了,好在是左手,对他日常的生活起居影响不是很大,这一路上一直到建安,吃的本来就不用他动手,搭建营地等其他的活又有王况和安逸王的护卫来做,他自己也带了几个小黄门随身服侍着,所以,这手伤没伤着,倒是没什么差别。

出了这么大一个糗,徐国绪自然是悻悻的严令几个小黄门到了建安和回到长安后要守口如瓶,然后这才问王况:“二郎,你这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你还真是星君下凡不成?竟然能隔空取火?”

这时候锅里的水早已经开了,王况也没让人取下来,而是拉过了徐国绪,指着锅底给他看:“你看这锅底是不是比别处亮堂许多?其实很简单,我不过是将所有的日光全集中到这一点上罢了,你想想,不要说是夏日里,就是冬天,再是寒冷,人在暖阳下晒着,都觉得暖和,这还是日光均匀的照在你的身上,要是将这所有的日光全集中在一个点上,自然温度就高了。所以,这个就叫日灶,方便是方便了,但缺点却是必须有日头。”太阳一词此时并不是特指的太阳,所以王况就给太阳灶取了个日灶的名称,当初取这个名的时候,也是因为想起了“日照香炉升紫烟”这一句,就顺嘴叫出来的。

这么一说,徐国绪也算是明白了过来:“这么说,那以后楼船上装了这个日灶,要是有日头天,就用这日灶,要是阴雨天,就用柴火了?如此倒是不错,确实可以省下不少的薪柴木碳了。这个法子妙啊,妙不可言。”

实际上,王况想得比徐国绪还要远,他的打算就是以后楼船的仓底压舱重物就用石碳球,石碳球一个是比木碳重,另一个是石碳球本身就是要在潮湿的条件下燃烧值更大,也更容易引燃。但这个潮湿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并不是越湿越好。不过呢,也正是石碳的这一个特点,使得其即便被大浪打湿后,只需要放在干燥处晾上几天就可以用,不像柴碳一样,被水淋了,如果没有经过爆晒的话,就必须要晾上一个多月才能用。这一点在陆地上区别不是很明显,但在海上,二者的优劣一下就区分出来了。

太阳灶的烧水成功,引来许多的护卫围观,王况也不拦着,这样的产品,也只有大唐能有这个技术造出来,就是那些胡人,突*厥或是棒子的人在场,王况哪怕是将原理全部详细的说出来也是不怕,这时候大唐周边的那些国家,连铜镜都不会做,他们的铜镜全是从大唐采买的,所以这些个外族,就是得了技术去,也是造不出来,就算是造出来了,也一定是成本极其的昂贵,是没办法推广的,只能是当做贵族的新奇玩物罢了,这就像是阿三,哪怕是得到了航母的制造技术,得到了图纸,他们的航母想要造成还是遥遥无期,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相配套的加工工艺!

太阳灶试也试过了,徐国绪又意外的被灼伤,对太阳灶有点敬而远之,而且这时候太阳也已经落到了远处的山尖上,这时候也就不再适合使用太阳灶了,王况便让护卫把它收了起来,收了起来后,徐国绪这才敢去摸太阳灶,他一边摸,一边啧啧个不停:“这玩意不错么,这玩意不错么。”

安逸王也是两眼放光,虽然他已经内附当王,但毕竟琉求百姓还是属于他的子民,他的封地在名义上还是琉求,而且在琉求百姓的心中,他依旧是琉求王,琉求多风多雨,几个岛上的山林并不多,在琉求可以说柴火的价值和食物的价值是不相上下的,若是能够将这太阳灶引进到琉求上,必定可以为百姓解决许多的难题,他嗫嚅几下,终究抗拒不了这个诱*惑,开口问王况道:“建安侯,不知这个日灶售价几何?某想买一些。”

王况念头一转,就知道安逸王打的什么主意,就笑道:“买什么买,琉求子民也是大唐子民,要说整个大唐都要,某是没这个能量,但要是说让琉求每户都有这么一个日灶,某却也拿得出来的,这么地,某带了这个日灶回建安,就是要让东治港的匠人仿制的,就让他们多仿一些,给琉求送了去就是。”

琉求不过万来人口,按五人一户算的话,也就是两千多户的样子,用在民居的太阳灶就不用考虑轻便性的问题,只要能够随时的调整角度就可以了,所以一个太阳灶的成本不过几十贯而已,给琉求居民都装上,连十万贯都不到,这点钱,如今的王况还是很轻松就能拿出来,不说其他,就是山外山每年给他带来的收入都不止十万贯了。

这边正说着,就听得外围警戒的护卫大喝了一声:“来人止步!”

!#

,!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九一章 新玩意(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