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史事讲将最新章节列表 » 第23章成阳亭侯——胡济 (1/1)

第23章成阳亭侯——胡济 (1/1)

文/徐夏半生
史事讲将 | 本章字数:308.65万字 | | 史事讲将txt下载 | 史事讲将手机阅读

胡济,字伟度,生卒年不详,荆州义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为丞相亮主簿,有忠荩之效,故见褒述。李恢诣允尝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济等共期游宴,严驾已办,而郎中襄阳董恢诣允修敬。建兴九年,李严乱军,济为行参军、昭武中郎将,与亮奏请废之。十二年,亮薨,为中典军,统诸军,封成阳亭侯。延熙十一年,镇北将军王平卒,迁中监军前将军,督汉中,假节领兖州刺史,至右骠骑将军。后改镇西大将军。十九年,姜维伐魏,与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后复为右骠骑将军。景耀六年,魏伐蜀,汉中失,济退至成都。

在名气上,胡济显然无法和姜维、蒋琬、费祎、王平等人相提并论。在刘备建立蜀汉后,胡济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簿,与诸葛亮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对于诸葛亮来说,之所以将胡济视为自己的好友,和胡济敢于直言的性格,存在直接的关系,诸葛亮将他与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能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在诸葛亮的器重和培养下,胡济后任行中参军,昭武中郎将。因为李严在粮草运输上弄虚作假,诸葛亮的这一次北伐中原只能无奈退军,在诸葛亮回到成都后,胡济与诸葛亮共同上书蜀汉后主刘禅请求罢黜李严。

胡济主督汉中,蜀汉历任军事长官不论是伐魏或是防魏,都需选择重要的将领镇汉中。如同刘备、诸葛亮时代的魏延、蒋琬时代的吴懿、费祎时代的王平。这些将领共同的特点是军事经验丰富,是从戎马中历练出来的良将,汉中是蜀之门户,择将当是慎之又慎。

对于胡济来说,虽然也参与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中,不过,其并没有立下什么较大的功绩。诸葛亮逝世,胡济被任命为中典军,并受封成阳亭侯,在蒋琬、费祎等人主持蜀汉朝政的时候,胡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晋升为中监军、前将军。因为汉中都督王平病逝,所以,蜀汉后主刘禅让胡济接替了镇守汉中的重任,由此,对于胡济来说,成为蜀汉第三任汉中都督,前面三任都是蜀汉的大将,分别为魏延、吴懿、王平。在镇守汉中期间,胡济因为功绩被蜀汉后主刘禅升任为镇西大将军。

在段谷之战中,胡济却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姜维被邓艾击败,对于姜维来说,为了吸引邓艾主动出击,所以将自己陷入到险境中。当然,姜维不是没有后手,姜维与时任镇西大将军的胡济约好在上邽会合,以此围歼主动出击的邓艾大军。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汉中都督胡济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率军前来,而这,无疑导致姜维孤军作战,最终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不过,在段谷之战中,胡济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在段谷之战后,胡济被后主刘禅升为右骠骑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骠骑将军,是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将军和大司马。在胡济之前,马超就被刘备册封为骠骑将军,由此,在蜀汉后期,胡济成为官职最高的武将之一。大将军姜维提出新的汉中防御策略,设想放敌军入阳平关,汉军退守汉、乐二城,以此实现对敌军的围歼。在这一过程中,胡济也参与到姜维的部署中。

蜀汉黄皓乱政,姜维为了避祸屯田沓中,令胡济退守汉寿城,后曹魏大举进攻蜀汉,魏将钟会攻陷汉中,胡济抵敌不住,撤回成都求援,此后关于胡济的记载不详,《三国志》等史料中也没有胡济结局的相应记载。

(快捷键 ←) 上一章:第22章安汉侯——王平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