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言情小说 » 潜农在田最新章节列表 » 第30章 小康(2) (1/1)

第30章 小康(2) (1/1)

文/念响
潜农在田 | 本章字数:34.58万字 | | 潜农在田txt下载 | 潜农在田手机阅读

郑怀亮看看身边的乡亲们,说道:“这个会议,主要是传达国家的政策和精神。本来,是打算把全村的人集中在一起开会的,但是担心凑不齐,所以我就下来了,一个组一个组的开会。”

振华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听得很仔细。

郑怀亮说道:“我们家乡是丘陵地区,自然条件不好,一直很穷。外面的人提起我们东湾村,都说蚊子比苍蝇大,黄蜂比麻雀大,女婿比老丈人大……”

众人咧嘴大笑。

赵振华脸上一烫,自然又想起了秀莲出嫁那天的事。

郑怀亮也笑了笑,又说道:“我们家乡的贫穷,有历史原因,也有自然条件造成的限制。但是,这种贫穷不是不能改变!今天请大家来开会,就是谈一谈政策和形势,怎么致富脱贫,怎么让大家都富裕起来!”

宋家财点上一根烟,斜眼说道:“这还不简单?每家每户发一万块,都富裕起来了,都万元户了!”

乡亲们又是嘻嘻哈哈一番嬉笑。

“宋家财你别捣蛋。”郑怀亮很不满,瞪了宋家财一眼,看着大家继续说道:

“我们农村老话说得好,要儿亲生,要财自挣,从来没有救世主,给我们发钱。只有劳动,只有改变思想,只有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才能够摆脱贫困……”

振华默默地听着,觉得郑怀亮说的不错,有水平。家乡的确要改变,不改变,没有前途。

刘志高却斜眼看天,一脸的木然。

王响打了个哈欠,干脆闭上了眼睛。

这些东湾村的老油条都知道,穷就是穷,你得认命。只有什么改变思想脱贫致富,全是扯淡!

郑怀亮忽然看了看赵振华和齐磊,说道:

“我们村子里,今年多了振华和齐磊两个高中生,我很高兴。我希望改变思想改变观念,从年轻人开始。年轻人没有老思想,容易接受新的技术,又有闯劲,以后一定是我们家乡的顶梁柱,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振华心里有些激动,果然天生我材必有用,村支书居然看好自己,实在是没想到!

赵成海更觉得脸上有光,觉得老祖坟上的青烟,冒得更高更浓了。

齐磊哈哈大笑,说道:“原来我和振华,还有这个牛逼!好好好,以后脱贫致富的事,就交给我们了!”

宋仁贵蹲在人群里,阴阳怪调地冷笑:“选年轻娃子是对的,小孩子信哄,捡着红枣就能当火吹!”

郑怀亮看了看老麻子,没搭理他,又看着齐磊,问道:“齐磊刚才说的不错,可是你和振华打算怎么干,怎么带着大家脱贫致富?光说嘴不行,要有实际行动啊!”无相进化

郑怀亮点点头,说道:

“这就是耕种方式的不一样。我们东湾村,还是过去的老方法,粗放式耕种,远远没有达到精耕细作的要求。粮食作物,用的又是老品种,怎么会有产量?我在苏南地区参观的时候,人家的麦子,每亩产量八百斤以上,油菜产量四百多斤!午季的收成,比我们秋季的还多。”

刘志高哈哈大笑,说道:“这算个屁啊!我们东湾村以前放卫星,水稻亩产一万八千斤,麦子亩产九千五,油菜怂一点,也有亩产三千六!”

乡亲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还是我们东湾村厉害,苏南地区不会放卫星,应该派人来我们东湾村学习!”

放卫星,那是大集体时代的事。

那个时代,制造大丰收新闻,就叫做“放卫星”,像卫星上天一般引人注目,引起轰动。

东湾村曾经放过一个卫星,震撼全国。

——那一年,整个公社抽调了三百个劳动力,拾粪积肥,在东湾小学的大操场上,垒起了一座高达三丈、占地半亩的“粪山”。粪山上面,仅仅栽种了一棵山芋苗。

公社书记根据粪山的规模和肥力计算,这棵山芋会达到八十吨!

一个山芋八十吨,当然是轰动全国的新闻了。

开挖山芋那天,省市领导和周边公社的干部们都来学习,报社的记者也来了,带着照相机。

然而粪山挖开,里面却不见山芋,只见到一大蓬根须……

公社书记没法交代,灵机一动,说东湾村的伟大劳动成果,被人偷了!

谁偷了这颗八十吨的山芋呢?一番侦查,在老麻子宋仁贵家里,找到了几片山芋干。于是,老麻子就成了盗窃山芋的贼,被吊在公社院子里,打了三天三夜。

老麻子没辙,只好承认,这颗山芋被自己和侄儿宋家财偷吃了……

今天回头看,“放卫星”三个字,完全等同于“吹牛皮”,意思一模一样。

郑怀亮气得直翻白眼,挥手制止了大家的喧哗,说道:“我们当年那是浮夸风,人家苏南地区,现在可不是放卫星,而是实实在在的产量!我在苏南地区……”

“别提苏南地区了!”

宋家财忽然站了起来,斜眼说道:“你当书记,拿着我们老百姓的钱,到处吃喝游玩也就算了,回来还跟我们吹牛逼,有意思吗?让我当书记,拿钱给我出去吃喝游乐,你这些屁话,我特么也会说!”

腾地一下,郑怀亮的脸红到了脖子,气得双手发抖,却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快捷键 ←) 上一章:第29章 小康(1)章节列表(快捷键 →)